龙河法庭地处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西南部,法庭下辖龙河、埠子、洋北3个镇(街道)和宿迁运河港产业园、宿城区现代农业产园2个管委会。辖区产业特征相对明显,各具特点。其中,龙河红色资源丰富、洋北工业发展迅猛,埠子现代农业特征明显。法庭在服务保障乡村产业振兴、参与全区“三争三创”活动中,根据产业的特点,因地制宜筑起一条“红、蓝、绿”三色诉源治理“快车道”。今年1至7月,龙河法庭受理案件压降到499件,结案403件,调撤率达到57.22%。

“红”分三块:龙河法庭依托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指导开展矛盾排查、信访维稳、法治宣传等工作,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开展红色法治宣传教育,营造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让基层群众“零距离”接触司法。同时,积极组织干警参观朱瑞将军故居及朱瑞将军革命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红色教育。在“红领巾”青少年法治教育保护方面,强化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主动对接辖区中小学,尤其是在龙河镇被列为全市九小中心城镇重点建设及中心小学全面改扩建之际,通过“模拟法庭”“法庭开放日”“旁听庭审”“巡回审判”“选聘百名小法官”等形式,让孩子能够直观的接受法治教育、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在“夕阳红”老年人合法权益维护方面,更多的是将立案、调解、庭审、执行等环节直接切换到敬老院、村居委会,从而更好体现了人民法庭三个“面向”的精神。

“都是乡里乡亲的能有什么大矛盾只要大家坐下来谈。”在龙河镇夹河村李宅组,龙河法庭庭长刘严东正在与调解员张迎九调解一起村民之间因沈某在抖音平台发布视频称李某是“村霸”引发的名誉权纠纷。

经过干警苦口婆心的劝说、专业公正的释法明理,李某与沈某握手言和,撤回了本案起诉。案件得到圆满解决,双方当事人的邻里情得以维系。一起可能产生的信访、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纠纷也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蓝”有深浅:积极服务保障洋北“百亿项目建设、千亿产业培育”及“打造千里运河第一港”。辖区内企业众多、类型化聚集,定期走访特色企业、当好企业的“法律参谋”成为法庭干警日常的工作。上门走访除了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难题,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风险提示,重点做好企业在防范经济纠纷、规范劳动用工等方面的法律服务。同时,与多家企业开展“法企共建”活动,在当地政府进行企业帮办过程中,法官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对政府、企业的各类合同进行专业研判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从而有效缓解了辖区企业经营中的法律风险。龙河法庭累计办理涉企案件100余件,走访企业30余家,组织法律知识培训7场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500余份,为企业挽回损失近亿元。

“绿”满全园:在项目拆迁、土地流转、设施建设、绿领权益保护、短期用工、农药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领域涉法纠纷预防化解、蔬菜水果采摘期的交通、物流、运输、买卖等各类风险防范、农家乐、采摘园、合作社、电商等涉农新型经济主体涉法规范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体现。近年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在不断增多。龙河法庭主动聚焦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涉农司法保护,近年来妥善化解、审结土地流转、农产品加工等涉农纠纷案件80余件。

“宿城区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现在开庭……”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在洋北街道某社区原告刘某的家门口响起。一条横幅、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干警们在原告家门口的空地上搭建起一个简易的巡回法庭。“你不能来,我们就去。”龙河法庭的法官们一次次走出法庭,走到群众家门口,努力实现一次巡回、多重效益。

法庭聚焦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常态化向辖区党委、政府通报案件情况,对可能影响新农村建设的系列纠纷进行分析,形成调研报告。法庭与辖区所有镇(街道)签订共建协议,实现“无讼村居”创建点全覆盖,推动建立辖区网格化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

“延伸诉讼服务,预判矛盾较大的纠纷,提前介入,联动调处。对接基层调解组织,运用委派调解、联合调解等方式,建立多元解纷体系。开展多样化的普法宣传10余场次,提供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强化群众的法律意识,引导人民群众主动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提及诉源治理工作开展以来的情况,法庭干警如数家珍。

人民法庭“一庭一品牌”创建活动以法治力量推动了国家部分惠农富农政策的贯彻落实,龙河法庭将继续发挥人民法庭贴近群众的天然优势,更加注重以人民群众听得懂、看得见、易接受的方式开展工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在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法治化治理中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