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站到底”真方便

——连云港市赣榆法院“法庭e站”解锁诉源治理新模式

2023年9月15日一大早,班庄镇“法庭e站”就敞开了大门,为的是召开一个清产核资工作的协调会。

“法庭e站”也是矛调中心,镇上谁家碰上难事,或是邻里间起了纠纷,都愿意来这儿找站长吐槽吐槽,或者线上“下单”找到值班法官寻求解决良方。

今年初,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法院借助“互联网+”向前一步服务,在人民法庭辖区镇村设立8个“法庭e站”,通过一间房、一台电脑和一张网,打造家门口的“微法庭”,让法官和调解人员在群众“身边”,形成诉源治理和源头解纷新模式。

土地纠纷由来已久

“以前村里签合同时候不规范,也没有说土地承包期限,但土地确实是租赁给老穆的。”

“老穆不能签新合同让小严在这个地上盖厂房,国家有规定!”

“国家哪一条法律规定的?土地使用权在我这里,我想怎么用那是我的事儿!”

会上,镇村干部、村民老穆、小严一些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争执起来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2014年,老穆向村委会租赁土地,收款金额为六万元,收款用途为租金,但未载明租赁期限。2018年2月,老穆与小严、朱某达成协议。三方约定:老穆将涉案土地长期承包给小严使用,承包费为246000元;承包费交纳时间为老穆将涉案土地办理合法用地、建房手续后;办成建房手续后,土地及房屋使用权归小严所有;老穆与小严各自拿出保证金5万元交由朱某保管。如一方违约,扣除其保证金给对方,另外再按照保证金的五倍数额赔偿对方。由于老穆一直未能办理用地手续,小严指示朱某不要将5万元保证金退还给老穆,所以老穆提起诉讼,要求小严、朱某退还5万元保证金。

班庄镇政法委员韩连波说:“正好今天开会,镇村干部、调解员都在,大家把老穆与小严的事说道说道,左邻右舍的没必要伤了和气。”

“e站”源头解纷显效能

争执间,班庄镇调解员、“法庭e站”站长李娟打开电脑。

“老穆能不能和小严这样签合同?土地用途能随意改变吗?咱不如问问法官吧。”李娟提议。

“对对对,还是专业的法官靠得住。”老穆和小严都附和道。

李娟点击几下鼠标,不到一分钟,电脑的另一端就连上了法庭值班的法官。

“你好,书记,今天开的什么会呀?” 法官高金祥问道。

“高法官,还是我们村里老穆和小严那个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案子,这老穆非说土地他长期承包了,给小严盖厂房没问题,一弄又吵吵起来了……”

“老穆在尚未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与小严所签订的协议,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所以,那个协议就是无效合同。因无效合同而取得财产的,应当予以返还。这是法律规定!” 高金祥答道。

法官的释法,加上人民调解员的说理,会场紧张的气氛逐渐缓和下来。

“立案审理周期太长,要交诉讼费,还耽误时间。我马上要开庭,这样吧,老穆、小严,你们约上朱某,明天还来这里,我们一起把案子再议一议,矛盾宜解不宜结。”高金祥决定“趁热打铁”,老穆连连点头表示认可。

第二天大家又按时在“e站”见面。

“这地没法给我盖房,按约定你还得给我5倍赔偿。”小严先开口。“我不知道这个手续办不下来,你是不是想讹我保证金。”看着屏幕一端的法官,再看看旁边的小严,老穆也诉说着自己的委屈。

“邻里说话,有商有量才能‘海阔天空’。老穆,你在村里是老大哥,有啥话好好说,什么讹人不讹人的,你这不是激化矛盾嘛。”高金祥三言两句就安抚了双方的情绪。

经过几轮调解,最终达成一致,当即由朱某返还老穆保证金5万元。

事后,老穆逢人就说:不要小看这个“e站”,不用多跑腿,也能快办事,办大事。

诉源治理“e站到底”

赣榆法院以人民法庭为中心,在镇村设立“法庭e站”,纵向形成了“一个法庭+N个e站”的诉源解纷矩阵。依托“法庭e站”选聘“乡贤”担任特邀调解员,引入人大代表、乡土专家、船老大等参与纠纷化解,选任基层干部、调解员等担任站长。通过在法庭和“e站”设数据共享端,“屏对屏”开展线上诉讼服务、纠纷化解、法治宣传等工作,让打官司这个难事变简单了不少。

“以前屁大点纠纷都要到法院,太耽误时间了,这下好了,有‘法庭e站’,我们身边就有了法官,有法律问题随时问,有纠纷随时调,实在是方便。” 老穆说道。

调解员李娟说,“e站”扎根在镇村最前沿,汇聚起多种解纷资源,法官在与老百姓“零距离”唠嗑中,发挥专业优势,主动排查风险化解纠纷,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调解员可以发挥懂民情民意和乡风乡俗的优势,把理和情说得更好。不论是家长里短还是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纠纷等都可以用低成本的调解方式快速化解,这种司法服务很接地气,很受群众欢迎。

截至目前,“法庭e站”共受理立案申请123件,网上开庭9件,调解成功70件;依托“法庭e站”法官、法官助理下沉一线,开展巡回审判、普法宣传11场次,参与纠纷排查化解89次。